新生代毕业生如何站稳职场

144
作者 西伯利亚蝴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14 08:58 字数 5738 阅读 984评论 0
如何向领导汇报工作?12堂课成就职场精英

  近日,人人网旗下的招聘网站——人人校招发布《2013初入职场员工满意度调研报告》。该报告共收到有效问卷7万余份,其中来自入职两年的“90后”高校毕业生的问卷占6.1万份。报告显示,工作挑战性较小、内容过于单调成为“90后”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同时,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对工作团队氛围表示失望。

  “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该报告显示,51.27%的被调查者将工作挑战性较小、内容单调选为其对工作内容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有意思的是,虽然有43.47%的被调查者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将“工作量过大”选为对工作内容不满原因的却只有18.14%。

  对这样的反差,从北京某“985”高校毕业两年的小韩并不惊讶:“我们其实挺愿意吃苦的,关键是想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成就感的重复劳动确实很让人难受,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某著名央企负责企业杂志编辑工作的小韩说,由于工作简单、单调,自己很难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每天,小韩都要处理来自该企业全国分支机构的稿件。然而,在出身新闻专业的小韩看来,这些稿件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宣传套路,行文枯燥。更让小韩觉得没意思的是,辛辛苦苦编好的稿件,只能发在企业内刊上,“出了这个系统,估计也就没人看了”。

  这给小韩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在校期间,小韩是校园刊物的负责人,策划过一系列轰动校园的报道,一些报道还推动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想到工作后,这种小小的成就感连一次都没感觉到。”小韩说。

  此外,虽然外界常给“90后”贴上“独立、个性、标新立异”的标签,该报告却显示,对企业工作氛围不满意的员工样本中,高达50.75%的人认为团队协作精神欠佳是其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远高于上下级关系疏远(23.51%)以及同事间人际关系冷淡(16.42%)。

  “对工作有心,就一定能取得突破”

  如何看待“90后”对工作“单调、没意思”的吐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金松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出发,给出建议:“重复性的工作并不可怕,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取得突破。”

  在一项实验中,张金松每天都要测量样品,这种重复性的工作持续了两年。但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张金松琢磨出新的操作方法,使实验效率提高了7倍。张金松说:“年轻人极少有机会和能力一上来就担当大任,从事重复性工作居多,但突破创新恰恰最容易从打破常规入手。”

  北京某文化公司的项目经理刘金涛告诉记者,他们非常看重新人在日常琐碎工作中的表现,“一个人有没有进取心,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恰恰最能从简单工作中看出来”。

  刘金涛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大学毕业生加入公关部后,每天的工作就是联系媒体,准备宣传材料。然而他很快就总结出不同媒体的关注点,别人把同一份材料发给不同媒体,他则是准备各有侧重的材料,并附上潜在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记者因此很乐意和他交朋友,客户对宣传效果也很满意,他也获得提拔。“对工作这么有心的人,在哪都会被重用。”刘金涛说。

  针对“90后”对工作团队协作的诉求,《你也可以进名企》一书作者、国家职业指导师张慕梁认为,职场新人对团队协作应有清晰认识。“很多新人以为协作就是老人帮自己完成工作。但实际工作中,需要个人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团队合作建立在个人工作基础上,一味抱怨协作不力,只是让自己逃避责任。”张慕梁说。

  “气可鼓不可泄,多安排新人从事挑战性工作”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杨灿坤看来,“90后”的吐糟,对用人单位也是一种提醒。“年轻人表现自己的欲望强烈,企业应该掌握这种心理特点,不能一味按老思路面对新生代。气可鼓不可泄,安排新人从事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杨灿坤说。

  刘金涛告诉记者,公司也已注意到“90后”员工的新特质。如今,公司已经加大对新进大学生的培训力度,同时设立实习项目基金。等培训一结束,这些新人就可自己提出项目进行操作。刘金涛说:“我们不指望项目能立刻带来利润,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在项目操作中迅速成长。” 

  北京语言大学大四学生林嘉亮表示,如今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与职场还是有些脱节。林嘉亮说,老师们常讲就业形势、求职方法和职业生涯规划,但这些内容在网上就可以了解到,“我们特别想听到职场人士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踏入职场应该注意什么”。

  据张慕梁介绍,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上还存在很大缺陷,如多数上课教师其实并无职场经验、一些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质量不高、授课形式僵化等。张慕梁建议,高校应聘请具有丰富职场阅历的人员到校授课,同时转变教学模式,将授课从课堂移植在实习实践中。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