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的人的气质

144
作者 十点课堂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22-06-06 22:10 字数 10647 阅读 1137评论 0
柏杨讲资治通鉴(学生版):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综合素养

  读资治通鉴的人的气质

  读资治通鉴的人的气质:小时候一大帮的孩子在一起玩,总喜欢跟着一个领头的屁股后面。他的个性比较外向,还有就是比较调皮而且家庭条件也是比较优越的。他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提供一些我们没有玩过的于玩具和跟着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调皮而不用害怕大人的训斥。虽然他是打头淘气的,但是每次被大人抓住了之后也是跑的最快的,就算是范了错,过去了之后他也会若无其事,该干嘛还是干嘛!似乎此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从来没有觉得这个错了,觉得很丢脸。

  大逆不道的事还是做不出来的,毕竟不是那战乱的年代,只是偶你范个小小的错误,不值得一提。就像刘邦当皇帝之前一样。我忘记了曾在哪里看到还是听到讲的刘邦的一段事,大概是说为什么当时反叛秦朝时选择刘邦当头头呢?说萧何那么有才,刘邦打天下后援的粮草都是萧何为其准备奏齐,使刘邦在前线打仗而无后顾之忧的,为什么起义时没有推萧何当领导呢?

  还有就是韩信,那么会带兵,越多越好,刘邦曾问韩信可以带多少兵,而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为何也不是韩信当皇帝呢?给出的解释大概意思是说因为刘邦比较流氓,比较贼。说白了意思就是心眼比较多点。大字不识一萝匡,刘邦就当了皇帝了。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在一起玩,如果我们做坏事时,总需要一个可以带头的,不管是打架还是偷东西,没有那心眼儿的孩子是不会想到解决办法的。其实像这样的孩子遇到事情时,脑子转的也挺快的。比如逃跑会是第一个,还有就是先把责任推给他的同谋。

  鸿门宴上项羽请刘邦来傅宴,而范曾设计想要杀刘邦,刘邦跟项羽说:“我与将军您合力攻秦,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战斗,没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破秦,得以在这里与您重又相见。如今有小人之言搬弄是非,使您和我之间产生了隔阂。”刘邦得了便宜还卖乖,其野心勃勃,恐怕只有项羽还把他当兄弟一样看待吧,何况他俩好像就是传说结拜兄弟吧。虽然没有司马昭之心,但是在那个年代,在那个战乱的环境中,刘邦骗项羽再平常不过吧。天下和兄弟哪个重要,应当是天下吧,何况又不是亲兄弟,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后来刘邦借口说上则所趁机逃走了,刘邦撇下车马,独自一个人骑马走了,随同和他一起来的樊哙、纪信、靳强、夏侯婴都是步行,留下张良一个人断后。假如说当时范增要是再强硬一些,那最后留下的张良还有命来见他吗?以后哪还有运筹维握决胜千里之处呢。其实也是当时那种场合,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自己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还管得了那么多,何况是刘邦呢!

  一个人魅力到底是怎么去吸引一个人的呢?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吧!上学的时候,和一个朋友总是打打闹闹的,说实在的他比我高很多, 跟他打闹总也打不过他,总有一种被欺负的感觉,其实我们只闹着玩呢。因此我们闹掰过几次,但每次都会和好如初,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什么力量在吸引着吧。因为毕竟还是小孩子,而且他有时候对我也挺好的,不止是我,还有另一帮人。

  刘邦在一次攻打项羽时失败了,丢盔弃甲,慌忙逃命,说他没人性吧,也不为过,当时他兵败逃命不忘自己的老子儿女还有妻子,可是在途中遇到了一双儿女,和刘邦一块逃命的途中,快要被楚军追上了,因为坐的马车,可能是比较慢的那种吧,途中三次把一双儿女踢下车,滕公夏侯婴任掌管车马的太仆,他总要下车把两个孩子收载起来,这样做了三次,于是滕公说道:“现在尽管情势紧急,车子也不可赶得太快,怎么能抛下孩子啊!”所以就慢慢地行走。这样才不至于让后来的汉惠帝死在乱军中。为此刘邦还十分脑火,十几次想杀掉腾公。

  还有一次刘邦和项羽对峙,项羽其实已打不过刘邦了,当初刘邦兵败时,在追捕的过程中抓住了他老子和老婆,因此在此时对刘邦时,用他们来威胁刘邦, 而刘邦道:“我曾与你一起面向北作为臣子接受楚怀王的命令,盟誓结为兄弟,因此我的父亲就犹如你的父亲。倘若你一定要煮杀你的父亲,那么望你也分给我一杯肉羹!”项羽怒不遏,但是他拿刘邦也是无可奈何。

  想来连自己的老子和发妻都不放在心上,他这样的人还有什么魅力让人跟随,可就还是那么多的能人愿意跟着他干。想不明白。 从小熟读历史的孩子,眼界和格局会更高。

  哈佛大学就有项调查显示:那些优秀的学生,大都偏爱历史类书籍。

  而近几年大语文时代,熟知历史故事,也是拉开孩子总成绩的关键。

  比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的作文题目就给出了一段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史料,让孩子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但历史书籍卷帙浩繁,真正适合孩子的良心读物并不多。

  甚者还有各种影视剧、动画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美化或恶意丑化,让孩子无法真正地理解历史,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但有一本历史大书,它曾多次登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10名,长年霸占图书网站销量前列。

  毛泽东将它放在案头,通读整整17遍,且“每次读都获益匪浅”;李嘉诚7岁就读完了它,并说这本书“不可不读;金庸早年写社评,精准预测政局,奥秘就是几十年反复阅读这部书。

  如果孩子只能读一本历史书,那一定是它。

  它就是司马光花19年时间,呕心沥血写就的《资治通鉴》。

  它可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而是专为宋朝皇帝打造的“治国教科书”。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计16个王朝的兴衰交替。

  而在历史长河中,围魏救赵、赤壁之战、商鞅变法……随便拎出一两个故事,就能让孩子添一分博学和睿智。

  熟读《资治通鉴》的孩子,不止可以拥有帝王般的眼界和格局,也能从国士的机智和才学中,获得人生的能量。

  只可惜,《资治通鉴》原著使用的是文言文,对大人来说都明显地生涩艰深,更何况孩子。

  但好在还有这位“硬骨头文人”,他笔下的《资治通鉴》老少皆宜,还原真实历史的样子,很不一样。

  他耗时10年写出白话版《资治通鉴》是金庸、陈忠实盛赞的文学大家

  他从64岁译到73岁,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埋首在四周堆积如山的参考数据里面。

  他每月至少阅读4万字左右的文言文、写出7.5万字左右的初稿、交出15万字左右的校稿以及手绘地图和附录。

  因为他强调,不但要忠于原文,还要译出一部可以代替古文的《资治通鉴》,更要发挥神韵,使它简单清楚,不依靠任何工具书都能畅读。

  耗时近10年,他的白话版《资治通鉴》终于成书问世,不仅有逐字逐句的完整白话译文,更附带约60万字的个人辛辣点评。

  金庸曾盛赞他:“他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各种弊病的鞭笞,是我长期来十分佩服的。”

  他就是柏杨先生,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

  柏杨先生,著作等身,被称为继鲁迅之后最伟大的杂文家。

  这和柏杨先生传奇的一生经历有密切关系:

  他儿时曾被继母虐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他念过无数个学校,却从来没有收获一纸文凭;他从过军,入过狱,险些被枪决,也几次自杀未遂;……

  9年26天的监狱生活里,陪伴他的正是图书馆里的那套《资治通鉴》。

  他徜徉在历史中,借古推今,以古鉴今,从中获得活下去的力量和人生智慧。

  受尽了生活的苦,他翻译的文字却从没有抱怨,写人写事简洁有力,有料有趣,击透人心。

  哪怕是小孩子,都爱听他的趣味解读:“原来历史也可以被解读得如此有趣。”

  这套书上市至今,畅销20余年,累计销量超过2000万册。

  但为了更适合孩子看,柏杨夫人的学生周莉莉女士,以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为底本,耗时十余年,专门为9岁以上学生改编为《柏杨给孩子的资治通鉴》,目前音频版已正式上线。

  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还给孩子们一个个有血有肉、丰满多面的历代风云人物。

  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

  杨广和李世民都是皇二代,为什么一个葬送了江山,一个却成了千古名君?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

  ……

  更让遥远时空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资治通鉴开篇故事,三家分晋。

  智性家族首领,恃才傲物,德不配位,最终被其他家族合力推翻。

  一个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决定他能做多大的事,一个管理者品德的高低,决定他能走多远。

  音频最后引导孩子思考:如果让你做班级的管理者,你会怎么做呢?你要怎么选拔班干部呢?

  真正实现“读史明鉴”的目的。

  一句话,如果你希望提高孩子智商、情商,培养孩子的历史思维,加深思考深度;

  《柏杨给孩子的资治通鉴》音频课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金庸赞誉的名作家柏杨先生带来100多位历史人物120多个历史事件

  130多个文学知识点80多个成语故事的智慧结晶汇集在86节、累计超过700分钟的音频课里

  每天10分钟,让孩子变身“国学小博士”积累文学素材,提高作文成绩一辈子爱上历史点击试听:柏杨讲资治通鉴(学生版):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综合素养

  读资治通鉴的人的气质敬请参考,关注米粒妈咪课堂获取更多心理成长及历史国学智慧学习资料及课程!


历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