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教育强国梦

144
作者 i甘佳宝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14 09:31 字数 15710 阅读 1690评论 0
James&Aaron 趣味科学启蒙(中英双语)

  崛起的中国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昂首迈进。把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来自教育。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而实现教育梦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发展教育须优先发展教师。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大胆探索、锐意改革,瞄准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科学顶层设计、强力底部攻坚,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出新招、解难题、开新局。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的结构、素质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战略定位 决策先行

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国家意志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关心广大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次被摆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2010年7月13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2年9月,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回应了人民群众和广大教师的关切,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时,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篇,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收笔,凸显了教师队伍建设在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60多万名,他们工作在53万所学校,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2.7亿名在校生的教育体系,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建设好这支世界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为了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解决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分别会同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办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6个配套文件,并启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各地各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大力推进教师培养、准入、培训、管理、待遇保障等工作的系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山东、甘肃、江苏、河南等省召开了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其他各省份正在抓紧工作,制定出台本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举措。

  系统谋划 顶层设计

教师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很难有实效。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谋划,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推动教师工作管理模式转型,建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社会反响强烈的师德问题,教育部及时回应,要求对师德败坏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把极少数害群之马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依法严惩。

  为了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并正在研制有关处理办法,拟划出“师德红线”,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在狠抓师德建设的同时,教育部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破解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大力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

  ——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这是保证教师工作质量的基础工作,教育部拟从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培训、管理服务和保障监督等四个方面,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2011年以来,教育部首次颁布实施了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目前,教育部研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已完成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将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于近期正式颁布。

  ——扩大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2011年以来,先后在浙江、湖北等6个省份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目前试点任务已见成效,为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办法积累了宝贵经验。在6个省份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教育部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0个省份,力争到2019年,在全国范围推广此项制度,率先完成国家层面重大改革项目。

  ——加快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31个省份104个地级市,受到当地广大教师好评。同时,启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在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

  ——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上海、山东潍坊、广东中山等地作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国家试点,在校长专业标准、校长职级设置与认定、校长任用和培养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2013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内容涉及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等6个方面60条专业要求。

  ——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职教教师队伍结构,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制定出台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

  这些政策和举措全方位提升了教师管理科学水平,为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底部攻坚 重点突破

破解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性难题

  “现在农村教师待遇比城里教师还高,学校条件也好,大家都不愿调入城里!”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校长万国华日前对记者说,“农村学校引得来、留得住教师,农村教育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我国80%的教师在农村。针对农村师资底子薄、结构不合理等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难题,国家确立分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着力破解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

  2012年12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编制、待遇、项目推动等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小、教学点任教,探索优秀教师在农村学校长期任教的新机制,让优秀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07年以来,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招收免费师范生7.2万人,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良好。3届3.4万名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1%以上到中西部任教。在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带动下,全国22个省(区、市)采取免费培养、学费返还等方式,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近3万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享受此项政策。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该计划也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共招聘35.6万余名特岗教师。其中,2010年至2013年共招聘23.2万人,覆盖中西部地区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2009年以来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4年达到87%以上。“特岗计划”补充了大批高素质农村教师,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的状况,特别是集中补充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缓解了中西部农村学校因教师缺乏、无法开足开齐规定课程的矛盾,增强了农村教育的生机活力。在国家“特岗计划”的引领示范下,河南、贵州、甘肃等13个省积极推进地方“特岗计划”,招聘教师到省贫县农村学校任教。

  ——“国培计划”雨露遍洒农村教师。2010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共培训教师350万人,其中农村教师335万人,占95%以上。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16.5亿元,进一步扩大实施“国培计划”。项目涉及全国各省市区,实现了中西部省份农村学校全覆盖,其中,“种子”培训覆盖到每个乡镇中心校,面授培训覆盖到每个农村校,远程培训覆盖到每个学科。

  ——启动“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2012年,在辽宁、河南、湖南、贵州、陕西等5省10个县首批试点,共设支教点587个,招募巡回支教志愿者745人,对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应。2013年,新增河北、内蒙古、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甘肃、青海8个省份试点。截至目前,共有41个县开展巡回支教试点工作,计划设支教点2159个、招募志愿者4251人。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难点问题。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设立兼职教师省级奖补项目,中央财政将综合评价各省区市兼职教师聘用工作进展情况,给予适当奖补。2011年至2012年,全国有26个省(市、区)财政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兼职教师聘用,共投入3.7亿元,支持3493所中高等职业院校11170个专业点聘请兼职教师32100人,有效地缓解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不足、生师比过高、专任教师补充不及时的问题,也进一步优化了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此外,2013年启动实施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开发项目,计划“十二五”期间投入1.5亿元,支持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央财政支持、遴选全国优质资源、系统开发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资源建设项目。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青年学者教师专业发展备受关注。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地、各高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南京大学推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等,所有教授、副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青年人才开放,为青年教师职务晋升建立了通畅渠道;武汉大学制定实施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青年教师自主岗位创新计划等,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初期提供必要的资助和支持。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为青年教师拓展成长空间。

  以人为本 尊师爱师

为教师发展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农村教师的住房保障终于和城里教师一样了!”今年3月,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学教师张春生惊喜地发现,工资单上住房公积金多了500元,这让贷款买房的他不再为月供发愁了。安居才能乐业,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既为他们安心教学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向农村学校输送优秀教师。

  2010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的指导意见》。试点建设阶段,中央在河北等8省区投资5亿元建设近38万平方米的周转宿舍,共涉及项目学校497个,满足了1万多名教师的住宿需求。通过试点,积累了规划布局、建设方式、运行保障、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编制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的通知,全面部署和开展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十二五”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库。仅2012年,中央财政就投入36亿元,涉及项目学校3254所,建设规模228万平方米,可增加入住教师8万人。

  为了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落实“待遇留人”,中央明确要求各地要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推进教师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按规定为农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险费。

  今年初,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目前,全国有近600个县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教师发放补助,受益教师达100万人。比如,湖南省泸溪县对村小、教学点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最高达1400元。

  为了解决高校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国家先后出台政策文件,提出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花大力气帮助解决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上海交通大学建立规范化与人性化的人才入校手续,回国人员落户口、子女上学等事情有专人负责;天津财经大学为年轻教职工建周转房,解决住房困难。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